答達大師 2019-08-17 23:46
液態金屬用在筆電的散熱加強處理
其實玩家利用液金來加強筆電的散熱能力已經很多年了
但是一直都有翻車燒機的傳聞出現,液金是真的會導電也會流動
所以液金風險問題一直是很多人最擔心的問題
特別筆電是會帶來帶去,液金的流出風險可能會更大
萬一出問題的代價可是不小的阿
所以很多人聽到液金都是會害怕的
其實液金我家老大已經玩了超過15年了
但是一直去年前的7月底才開發出目前的施作技法
在測試了3個多月之後在前年的11月底開始導入服務應用
基本上開發完成到現在已經超過2年了
也是目前唯一能夠完全無保護確定安全沒有問題的唯一
期間也有使用超音波清洗機拍影片證明安全性
2年下來施作的總量也已經超過了5000顆CPU的數量了
各家的筆電幾乎也都有處理過的經驗了
目前為止因為液金流出短路燒毀的數量還是保持在0
其間甚至有騎車出車禍,人機均傷筆電外殼破損
拿回來處理,液金的狀況都是沒有問題沒有流出或是噴出
實測+數量+2年的時間+多次事件的證明
目前施作技術能力有到位,是可以確定安全沒有問題的
在今年開始INTEL 9代處理器加入了實體8核心的CPU
高效能的代價就是高功耗高發熱也就高溫
所以INTEL在i9的處理都有加上了防止液金流出的外框

這就是asus 原廠G703GXR拆開的實拍照片,可以看到有流出,不過原廠有作好保護

這一張就是對岸玩家自己上液金後來翻車的圖片,機器就燒了
目前原廠有使用液金的都是搭配這種i9的處理器
asus和hp的頂規機都是用暴力熊的解決方案
基本上也都是用貼保護的方式做安全防護
經過了2年基本上免保護的施做方式還是只有我家老大這邊
其實那些高階的機器,散熱設計都已經做的非常的用心了
就算沒有使用液態金屬一樣是可以有相當好的效能表現
真正幫助會特別大的應該是那些比較平價或是輕薄款的筆電機種

微星的PS63在液態金屬的加強處理下,跑出了2189CB的R20跑分
證明了I7-8565U的強大效能的可能

微星的GL73_9SC,3萬多元的一台筆電
可以讓CPU跑贏任何一台原廠搭配I7-9750H的筆電
將CPU的效能完整的發揮出來,且透過優化調整電壓
功耗的負載也不會太高,溫度的控制也可以非常的漂亮

捷元的15H,一台不到3萬元的筆電
在液態金屬和優化調整處理之後,3165CB的R20跑分
最高溫度只有到84度C,這樣的表現就算是價格加倍的高階機也做不到的
其實這樣的CPU效能表現都是正常應該有的效能而已
只是在筆電上面不容易做到,經過優化調整之後供電和散熱都更輕鬆
肯定不是讓筆電在極限的狀況下運作
這些實測基本上可以證明這樣的應用價值是非常的大的
如果是用的到CPU效能的使用方式
真的建議可以考慮一下看是使用跟ASUS一樣的防護加強方式
還是用一般玩家的散熱膏圍堵的方式
當然也是可以找專業的處理施作
在搭配調降電壓的優化調整處理
基本上一些平價入門級的筆電就可以有超過高階機種的CPU效能表現
且是可以在比原廠更低的運作功耗下運作
讓筆電的供電元件和散熱系統的負擔都可以降低
效能的表現是可以拉的比較高的
其實玩家利用液金來加強筆電的散熱能力已經很多年了
但是一直都有翻車燒機的傳聞出現,液金是真的會導電也會流動
所以液金風險問題一直是很多人最擔心的問題
特別筆電是會帶來帶去,液金的流出風險可能會更大
萬一出問題的代價可是不小的阿
所以很多人聽到液金都是會害怕的
其實液金我家老大已經玩了超過15年了
但是一直去年前的7月底才開發出目前的施作技法
在測試了3個多月之後在前年的11月底開始導入服務應用
基本上開發完成到現在已經超過2年了
也是目前唯一能夠完全無保護確定安全沒有問題的唯一
期間也有使用超音波清洗機拍影片證明安全性
2年下來施作的總量也已經超過了5000顆CPU的數量了
各家的筆電幾乎也都有處理過的經驗了
目前為止因為液金流出短路燒毀的數量還是保持在0
其間甚至有騎車出車禍,人機均傷筆電外殼破損
拿回來處理,液金的狀況都是沒有問題沒有流出或是噴出
實測+數量+2年的時間+多次事件的證明
目前施作技術能力有到位,是可以確定安全沒有問題的
在今年開始INTEL 9代處理器加入了實體8核心的CPU
高效能的代價就是高功耗高發熱也就高溫
所以INTEL在i9的處理都有加上了防止液金流出的外框

這就是asus 原廠G703GXR拆開的實拍照片,可以看到有流出,不過原廠有作好保護

這一張就是對岸玩家自己上液金後來翻車的圖片,機器就燒了
目前原廠有使用液金的都是搭配這種i9的處理器
asus和hp的頂規機都是用暴力熊的解決方案
基本上也都是用貼保護的方式做安全防護
經過了2年基本上免保護的施做方式還是只有我家老大這邊
其實那些高階的機器,散熱設計都已經做的非常的用心了
就算沒有使用液態金屬一樣是可以有相當好的效能表現
真正幫助會特別大的應該是那些比較平價或是輕薄款的筆電機種

微星的PS63在液態金屬的加強處理下,跑出了2189CB的R20跑分
證明了I7-8565U的強大效能的可能

微星的GL73_9SC,3萬多元的一台筆電
可以讓CPU跑贏任何一台原廠搭配I7-9750H的筆電
將CPU的效能完整的發揮出來,且透過優化調整電壓
功耗的負載也不會太高,溫度的控制也可以非常的漂亮

捷元的15H,一台不到3萬元的筆電
在液態金屬和優化調整處理之後,3165CB的R20跑分
最高溫度只有到84度C,這樣的表現就算是價格加倍的高階機也做不到的
其實這樣的CPU效能表現都是正常應該有的效能而已
只是在筆電上面不容易做到,經過優化調整之後供電和散熱都更輕鬆
肯定不是讓筆電在極限的狀況下運作
這些實測基本上可以證明這樣的應用價值是非常的大的
如果是用的到CPU效能的使用方式
真的建議可以考慮一下看是使用跟ASUS一樣的防護加強方式
還是用一般玩家的散熱膏圍堵的方式
當然也是可以找專業的處理施作
在搭配調降電壓的優化調整處理
基本上一些平價入門級的筆電就可以有超過高階機種的CPU效能表現
且是可以在比原廠更低的運作功耗下運作
讓筆電的供電元件和散熱系統的負擔都可以降低
效能的表現是可以拉的比較高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