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優化調整,讓專業人士購買微星入門款機種就可以有超高效能的使用表現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1&t=5863407

答達大師 2019-08-05 2:09

處理專業筆電維護保養的工作已經做了4年多了
接觸過很多做專業繪圖,建築,室內設計,影片,影像,機構模具設計工作的客戶
發現他們的機器使用到的效能目前大多還是CPU為主
因為回來處理清潔保養的時候,大多是CPU端的灰塵卡了很多了
GPU顯示卡那邊甚至幾乎沒有甚麼灰塵的比例還相當的高
這跟很多人的印象是比較不一樣的,認為繪圖相關的工作顯示卡比較重要
當然目前確實有很多專業軟體的部份功能,顯示卡的差距很大
但是真正應用比率很高的專業使用者,比率真的挺低的
事實上CPU的效能對於很多專業工作者的幫助是相當的大的

目前的筆電,搭一樣的CPU處理器,效能的落差其實是很大的
如華碩的筆電一樣搭配I7-8750H的機種,有些長時間效能的R20跑分還不到2000CB
有些高階的ROG機種可以跑到2800CB以上,效能的差距就有40%以上了
在新款的第9代機種上面也是有一樣的狀況,這樣的狀況在不知道的人
會認為那是因為搭配了高階顯示卡加速的關係所以用起來效能比較好
這樣的狀況在微星也是有類似的狀況,但是差距沒有那麼的大
微星的I7-9750H的機種有些比較平價的長時間效能會在2100CB左右
相對一些比較高階的機種可能會拉高到2600CB左右
也是有25%以上的效能輸出差距,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透過優化調整來改善的

上面會寫到華碩的筆電機種,主要就是因為ASUS的高階ROG的機種
是有導入智慧型EC電壓功耗管理技術(我新取的名字不錯吧)
基本上就是調降電壓和依據散熱狀況調整放寬和限縮運作的功耗
這也就是我經常在講的筆電優化調整中的一部份而已,XTU就能做到差不多的效果了
微星的筆電為什麼好,為什麼更適合專業的工作者使用,可以看一下寫過的文章
微星筆電的強大是可以遠遠超過對手很多的-看你有沒有能力激發完整的潛能
這篇文章有詳細的說明,微星的筆電在功電和散熱設計的用心
因此在專業的優化調整之後是可以有更好的效果的
就算是在相對最入門的GL系列機種,也是有一樣的高階機種的供電和散熱設計

關於筆電的優化調整說明,可以看一下這3篇文章,應該可以有一定的了解
筆電的優化調整,是讓筆電運作的更輕鬆,跟本不是讓筆電在極限狀況下運作
優化調整,可以讓你的筆電不會被高功耗和高溫綁架了該有的效能
優化調整已經是高階筆電效能差距的關鍵差異了-不要再被沒有能力的店家騙了

基本上針對微星的筆電,足夠專業的優化調整是可以不需要使用XTU這種優化軟體的
可以直接針對軔體的部份下手,讓使用者就跟原廠處理好一樣
不需要學習,了解,安裝,設定,套用這些麻煩的動作
甚至是還原,重灌系統都不會有影響,這在微星的筆電上面都是可以做的到的
當然要做到優化後能夠有特別好的效果
還是要感謝微星把筆電的供電和散熱的部份給做到那麼的好

當然講到CPU的效能,DRAM的部份對於專業的工作者來說
幫助也是相當的大的,我這邊目前也針對許多品牌的筆電做過測試
要讓筆電能上高頻DRAM的方式有好幾種,微星的筆電是最穩定的品牌
9代處理器I7-9750H的機種,有9成以上使可以安裝DDR4-3200的
當然DDR4-2933和DDR4-3000在9代I7的機種目前微星幾乎100%可以上

這是高階的P65_9SF上2933的實測圖

其實入門款的GL73/63也都是可以裝的上高頻DRAM的,只是上面這一台的表現挺好
回到入門款的GL73_9SC這一台來看看吧

R20的跑分測試3200CB的高分,目前沒有任何一台筆電
原廠狀況是能跑出這樣的表現的,最高溫度只有83度C,風扇只是開自動而已
在經過了專業的優化調整處理之後,因為最高功耗降低了,溫度也降低了
所以筆電可以在相對更輕鬆的狀況下運作,遠離極限的供電和高溫狀況的運作
其實就算是效能跑的更高了,筆電反而是更輕鬆的在運作呢


目前還是比較多人在測試的R15跑分,1305CB的分數也差不多是9750H的滿分了
R15的測試因為只有不到30秒的時間就跑完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相對專業工作者的使用狀況比較不足
當然溫度的表現也更低了,最高只有到72度C,一樣是風扇自動的設定測試的


在來看一下跑FPU的CPU最高強度燒機測試,這個是開風扇強轉測的
跑了5分26秒的時間應該是足夠證明的了,CPU滿核滿速4G過測
最高溫度85度C,中間沒有看到任何掉電或是不穩定的狀況
這樣的表現目前是任何一台高階的機種都追不上的
相對來說如果在搭配上高頻DRAM之後,可以把差距拉的更大了
需要CPU效能的專業工作者,經過專業優化調整過後的微星入門款筆電GL系列機種
可以有比高階的華碩-西風之神,或是ACER的高階PREDATOR系列更為強大
當然就算是DELL/HP/LENOVO的專業工作站等級的筆電搭配9750H處理器的機種
還是要敗下陣來的,不信可以問問萬能的GOOGLE大神找看看相關的實測
有沒有跑分更高的表現呢,且是要能夠商品化的實作測試
效能的表現就是要用科學方式的實測來驗證的
不是看規格或是出張嘴說說就算數的

專業的工作者的專業能力都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培養出來的
現在可以用更平價的方式取得更高更穩定效能表現的筆電當工具
真的是非常棒的,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賣家能夠提供專業的優化調整服務
在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真的是要多了解選擇才能更正確的
相對的這邊有非常多的業內人士,自己學習了解也可以
或是找人合作提供優化調整的服務,都是自己和客戶雙贏的作法
出張嘴抹黑造謠是簡單容易,但是最後一定是自己和使用者雙輸的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